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(嶋津良智著)

這本書是我今年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,離40歲尚有5年的時間,但還是好奇40歲的人,心境是怎樣的。整體而言,有些都是老生常談,在這裡就為自己記下一些重點吧!

有時不在狀態,我會選擇不說話,換來人家會以為我裝酷或冷若冰霜。上文的一句:「無法振作精神時,最好直接了當地承認。」好讓身邊的人知道自己不是無禮,不投入其中,而是無法令自己提起精神。

本身我是一個很心急的人,可以的話,一有空餘的時間就問自己:「有什麼事仍未做呢?」如果突然有人爽約,額外多了兩小時,就會把明天要做的事提前來做。無止境地拼命完成工作,其實非常傷身。上文提到停止利用空閒時間提前完成工作,建議將空閒的時間做「沒做過的新鮮事」或「一直想做卻沒做的事情」,適時為自己提供拓展視野的機會。看來,我要為自己列一張清單,有什麼新鮮事未做,或有什麼事一直想做卻沒有做的事了!

上圖提到的「責己能力」,是我到30歲才學會的。沒有人故意犯錯,做錯事通常是幾件倒霉的事湊合在一起。做長輩、做師長,當後輩做錯事,少不免會問自己:「之前有無講清楚?」「自己有無教過?」無論答案有或無,都會想辦法處理及補救。責怪別人,其實真的無補於事。

上文的6道問題,的確能衡量自己有多喜歡現時的工作。6條問題我的答案都是YES, I DO.因此,我由衷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與幸福。我每天出門口不會不情不願,功多藝熟下已擅長現時的工作,也享受入課室教書及與學生相處的時光。唯一缺點是校園內的學生是永遠不會老去的,仁我的體力與心力卻一年比一年差,這是我覺得最唏噓的地方。但感謝總有些舊生願意回來,把時代的新潮玩兒介紹給我,也與我分享校外的所見所聞,讓我不會追不上時代的步伐。

最後,是40歲的人應該隨波逐流嗎?40歲的人,大概有了自己固定的生活習慣,喜好模式,未必有空間接受新事物,所以要透過身邊人的引入新事物甚至新思維。上文最重要的一句,是頁面最後的一句:可以隨波逐流的情況,僅限於對方比自己好運或優秀的時候。所以呢?隨波逐流也是選合適的對象,也要考自己眼光啊!
希望40歲的自己會有機會看到這篇閱讀扎記,也希望自己的40歲比35歲更加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