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小偷家族》影評


一屋五人,毫無血緣關係,卻和諧地共融在同一屋簷下。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亦各取所需,各有利用價值,現實得來有人情味,把血淋淋的生存之道呈現在觀眾面前。看畢,沉重又震憾。

婆婆怕死了無人知曉,亦喜熱鬧,靠養老金過活;爸媽二人各自做基層的工作,爸爸在戲中工傷斷腳,媽最後被裁員,但大家仍是努力掙扎生存。仔仔與爸爸合作無間,在便利店偷「日常生活」的所需物品。至於姐姐,靠出賣自己的身體過活,婆婆從不需要姐姐比家用,因為婆婆每個月都到姐姐的原生家庭取一點零用錢。

外人看來,是足襟見肘的一家五口,卻經常掛著笑容。戲中妹妹的加入,亦為此「假的家庭」增添了不少樂趣。妹妹被自己原生家庭遺棄,爸爸看到後收留了她。妹妹頓成了家庭中的寵兒,成了一家人的核心。例如婆婆和媽媽擠在試身室,替妹妹試身偷泳衣;哥哥會偷妹妹愛吃的東西;一家人為妹妹剪頭髮等。

有一幕,我是非常深刻印象,就是爸爸帶著兒子和妹妹偷魚竿的一幕。

爸爸負責分散店員的注意力,詢問有關不同魚竿的用法;哥哥負責取魚竿;妹妹負責拔掉店門前的防盜警報插蘇。事後,哥哥悶悶不樂,覺得原先與爸爸可以做到的事,為何硬要妹妹加入呢?爸爸說:「若妹妹在這個家什麼都不做,她會不好意思,要讓她也為這個家出一分力。」說穿了,就是讓妹妹有點歸屬感,別覺得自己在「這家」白吃白喝,別讓妹妹覺得難受。

最後,婆婆死了。她得償所願,不會死了在家中發臭也無人知曉,自己不會是孤獨死。但放眼看看日本與香港,老人家孤獨死的情況,其實是常見的。老人被社會逐漸邊緣及忽略,得不到社會及家人的關愛。劇中的婆婆,死在沒有血緣的家裡,其實也是幸福的事。起碼有「家中」的爸媽親手埋葬她,亦有妹妹含淚為她梳髮整理。

哥哥萌生了不想再偷東西的念頭,就是由便利店伯伯拆穿他的時候開始,叮嚀他別教壞妹妹偷東西,還主動送了兩枝雪條給他,喚醒了他的羞恥之心。故妹妹一意孤行要偷東西的時候,他刻意大動作地偷東西,引起店員的注意,最後落網。他的決定,令整個家暴露在社會的道德規範面前。警方界入,爸媽被指誘拐「妹妹」,全家瞬間瓦解。

 

這個家,不被法律承認,就不是「家」嗎?

生了小孩,自己就是孩子最需要的家人嗎?

 

從妹妹畫的畫,最後在露台唱的歌,就知道是那一個家能給她快樂。可惜,這些都不能作為證據,亦無法證明「小偷家族」對她的愛比原生家庭的多。

最後,大家各自返回社會規範下的位置。媽媽入獄、爸爸獨居、哥哥住在兒童宿舍、妹妹返回原生家庭。姐姐呢?有回家察看,但驚見大家都消失了。

有些人與事,走在一起,是必有其因。社會上被遺棄的人,走在一起互相取暖,竟比正常的家庭更溫馨。這,不就是對現今的家庭問題作出最大的諷刺嗎?

 

謝謝街坊及朋友推薦這套戲給我,讓我們好好反思家人的定義究竟是什麼。


30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